重新审视三大运营商:全球电信品牌榜单下的中国力量被低估!

| 环球通信| @好5G |
通信行业最具影响力自媒体

近日,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发布的2025年“全球电信品牌价值150强”榜单引发热议。榜单显示,德国电信、威瑞森、AT&T、中国移动位列前四,但若以全球市场影响力、技术实力、社会责任及国家数字经济战略支点为标准重新审视,中国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实力与影响力被严重低估。
一、进入排行榜的前50大电信品牌

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发布2025“全球电信品牌价值150强”排行榜(Telecoms 150 2025),德国电信、威瑞森、AT&T、中国移动蝉联前四位。
Brand Finance使用“授权节省法”(royalty relief)计算品牌价值,即测算未来授权使用这样一个品牌所应该支付的费用。
以下是进入排行榜的前50大电信品牌:
排名 品牌 归属地 品牌价值/年增长率
1、德国电信(T) 德国 853.10亿美元/+16.4%
2、威瑞森(Verizon) 美国 722.73亿美元/+0.7%
3、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 美国 525.30亿美元/+6.7%
4、中国移动(China Mobile) 中国 469.93亿美元/+6.2%
5、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 Group) 日本 371.16亿美元/+19.5%
6、Xfinity 美国 294.59亿美元/-2.0%
7、Spectrum 美国 243.61亿美元/-11.4%
8、Orange 法国 178.75亿美元/-11.8%
9、沙特电信(stc) 沙特 161.41亿美元/+16.5%
10、阿联酋电信(e&) 阿联酋 153.20亿美元/+701.0%
11、软银(SoftBank) 日本
12、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 中国
13、沃达丰(Vodafone) 英国
14、au 日本
15、Telus 加拿大
16、Movistar 西班牙
17、天空(Sky) 英国
18、澳洲电信(Telstra) 澳大利亚
19、Airtel 印度
20、贝尔(Bell) 加拿大
21、Jio 印度
22、Viettel 越南
23、Rogers 加拿大
24、瑞士电信(Swisscom) 瑞士
25、意大利移动电信(TIM) 意大利
26、O2电信 英国
27、3电信 英国
28、Telia 瑞典
29、中华电信(Chunghwa) 中国台湾
30、kpn 荷兰
31、EE电信 英国
32、SFR 法国
33、新电信(Singtel) 新加坡
34、Telcel 墨西哥
35、Bouygues Telecom 法国
36、Free 法国
37、中国联通(China Unicom) 中国
38、韩国电信(KT) 韩国
39、Claro 墨西哥
40、Zain 科威特
41、英国电信(BT) 英国
42、UQ Communications 日本
43、Du 阿联酋
44、SK电信(SK Telecoms) 韩国
45、卡塔尔电信(Ooredoo) 卡塔尔
46、AIS 泰国
47、MTN 南非
48、AST Space Mobile 美国
49、挪威电信(Telenor) 挪威
50、Openreach 英国
二、榜单评价体系的局限性:西方中心主义与方法论偏差

Brand Finance以“授权节省法”(Royalty Relief)作为核心评估标准,即测算品牌未来可能获得的授权费用。这一方法的局限性在于:
- 过度依赖财务指标:仅以品牌商业化变现能力为核心,忽略了企业对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撑作用。例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5G基站建设规模全球领先(2024年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网络,基站总数超337万个),但其社会效益(如支撑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难以用单一品牌价值量化。
- 忽视本土市场权重:中国运营商服务超10亿用户(全球人口基数最大的单一市场),用户规模远超欧美同行,但榜单未体现“国内市场占有率”与“国家战略价值”的加权。例如,中国移动的用户数是德国电信的4倍,但品牌价值仅为其55%。
- 技术领先性未被充分认可:中国运营商在6G研发、算力网络、卫星通信(如“天通”卫星通信系统)、量子通信等领域的布局全球领先,但这些技术突破尚未转化为品牌价值的直接体现。
三、三大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被低估的“隐形冠军”

1. 市场规模与用户黏性:全球领先的数字底座
- 中国移动:以469.93亿美元品牌价值位列第四,但其实际用户规模(9.8亿移动用户、2.8亿家庭宽带用户)与营收(2024年达1.3万亿元)均稳居全球首位。其5G用户渗透率超过80%,远超德国电信(约40%)。
- 中国电信:排名第12位,但其在政企市场(如云服务、行业专网)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2024年天翼云收入同比增长超50%,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国家云服务商。
- 中国联通:排名第37位,但在共建共享模式下(与中国电信合作共建5G基站),单位基站投资效率全球领先,5G基站建设成本仅为欧美企业的1/3。
2. 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从跟随者到规则参与者
- 6G与卫星通信:中国移动牵头主导“天地一体化”通信技术研究,其“鸿雁星座”计划已发射多颗低轨卫星,与华为、中兴合作研发的6G原型机传输速率突破100Gbps,远超国际同行。
- 算力网络:中国电信提出的“东数西算”工程,将算力资源与西部清洁能源结合,单项目投资规模超千亿元,成为全球首个国家级算力调度系统。
- 标准输出:华为、中兴等企业主导的多项5G标准已被国际电联(ITU)采纳,而三大运营商在专利数量和标准贡献度上均位列全球前三。
四、国际榜单的“偏见陷阱”:为何中国运营商被低估?

- 意识形态与地缘政治因素:西方机构可能对国有资本主导的企业存在天然偏见。例如,AT&T、威瑞森的品牌价值部分源于其“自由市场”形象,而中国运营商的“国家战略性企业”定位常被片面解读为“效率低下”。
- 商业模式差异:中国运营商的盈利模式更多依赖“规模经济”与“生态协同”(如云网融合、物联网),而非单纯的品牌溢价。相比之下,威瑞森、AT&T通过并购和内容版权(如体育赛事转播权)提升品牌价值,这种路径更符合西方资本市场的短期估值逻辑。
- 国际业务拓展滞后:尽管三大运营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了大量通信网络,但其海外收入占比不足10%,而德国电信、Orange的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达30%以上。但需注意,这更多是战略布局选择(优先巩固国内市场),而非能力不足。
写在最后,超越榜单,看见真正的中国力量

品牌金融榜单的价值排序,本质上是西方商业逻辑与地缘政治的产物。中国三大运营商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其全球排名的数字,更在于它们支撑了14亿人的数字生活、保障了国家信息安全、推动了全球最大的数字经济体崛起。当国际评价体系尚未完全接纳东方模式时,中国需要以战略定力构建自身评价标准,让世界真正看见——三大运营商不仅是“全球电信品牌”的关键力量,更是数字文明时代的“国家级基石”。
- END -
以 草 根 记 录 通 信 时 代

作者@好5G :资深分析师|特约撰稿人|新媒体专栏作者|手机评测专家
相关文章:
全球电信品牌榜单下的中国力量被低估!05-08
延吉:民俗园里感受民俗魅力05-08
淮北市举办全市台侨工作干部培训班05-07
江南Z世代|从长江口望外滩三件套,这里有160年老船厂的星辰大海05-06
SHEIN全球市场格局拟重组:所有美国订单放到中国之外生产?05-05
这一国际电竞赛事在广州落幕!电竞产业迈向300亿大关05-05
大阪世博会上的AI孙悟空,为什么能打?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