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上半年进出口规模站稳20万亿元 下半年稳外贸政策或进一步加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5 10:50:00    

中经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外贸是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上半年的稳健表现,再次印证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巨大潜力。

7月14日,来自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刘佩忠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尽管外部压力和挑战持续增加,但我国出口仍然保持稳健增长的态势。总体来看,虽然我国对美出口面临了较大压力,但对新兴经济体和传统市场出口较快增长,多元的出口格局部分抵补了关税政策冲击。”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顶压前行,规模稳中有增、质量优中有升,成绩实属不易。但也要看到,全球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增加,下半年我国外贸稳增长仍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记者注意到,上半年外贸呈现出一些亮点:外贸“朋友圈”更加多元。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1.29万亿元,增长4.7%,占进出口总值的51.8%,较去年同期提升0.9个百分点。其中,对东盟进出口3.67万亿元,增长9.6%。同期,对欧盟、韩国、日本等进出口都实现了增长。

不仅如此,出口动能向优向新。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增长9.5%,占出口总值的60%,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2个百分点。其中,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增长超两成,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增长12.7%。

外贸经营主体活力也不断释放。上半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62.8万家,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万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3万家。其中,民营企业54.7万家,进出口增长7.3%,占进出口总值近六成。

从季度走势看,二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长4.5%,比一季度加快了3.2个百分点,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二季度在美国全球对等关税“暂缓期”内,我国对欧盟、东盟“抢出口”效应持续发酵,贸易转移现象明显。这有效抵消了二季度全球贸易放缓、我国对美出口大幅下滑的影响,推动整体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此外,上半年面对外部经贸环境剧烈波动,国内稳外贸政策持续出台,大力提升贸易便利化程度,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协助企业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这些措施都有效提升了我国出口韧性。

王青表示,往后看,鉴于7月还会有一定的“抢出口”效应,外贸企业将继续积极开拓其他海外市场,7月出口有望保持同比正增长。

但王青同时指出,考虑中美经贸对话磋商还会经历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预计后期出口增速面临下行的可能。“这意味着下半年稳增长、稳外贸政策会进一步加码,其中财政政策会加力促消费扩投资,央行将大概率继续降息,针对困难外贸企业的定向金融支持政策有望出台。”

不过,在刘佩忠看来,虽然下半年我国出口增长仍面临一定压力,但多元化出口格局持续深化和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将为我国出口形成支撑;高端机床、船舶等高新技术产品优势也将继续转化为出口增长动能,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等新兴贸易模式还将为我国企业提供更灵活的出口策略和更多的市场机遇,由此我国出口具备长期增长的基础。

展望下半年的进口走势,王青认为,往后看,伴随出口增速持续下行,外部环境波动对进口的影响还会显现。“不过,未来影响进口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国内大力提振内需的政策效果,预计三季度末四季度初国内稳增长政策会显著发力,这将对进口增速有一定支撑作用。”

(编辑:吴婧 审核:杜丽娟 校对:颜京宁)

相关文章:

上半年进出口规模站稳20万亿元 下半年稳外贸政策或进一步加码07-15

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海关总署原党委委员、副署长孙玉宁被提起公诉07-15

外贸企业稳链强基 下半年加码内外贸融合07-14

多地持续“桑拿天” 这份防中暑秘籍请收好07-12

欧晶科技:上半年预计亏损7000万元—8600万元07-11

窑沟乡返乡人才正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新引擎”07-10

高校毕业生就业冲刺再加速07-10

同比最高增超2000%!180亿地产股发布中报预告|盘后公告集锦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