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去哪玩?可以到天文馆来一场充满科技感的星际穿越。在上海天文馆,不仅能学到各种天文知识,更能感受到宇宙级的浪漫。


总台央视记者 张春玲:科技和旅游相结合能够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这些科幻般的场景,来自上海天文馆。今天科普达人——旭岽老师和我一起体验一下上海天文馆。旭岽老师其实是一位在电台工作的主持人,也是一个科普达人,他还有自己的一个播客,现在有100多万的粉丝在听着他讲天文的故事。

上海天文馆建筑设计灵感来自天体的引力轨道,设计师借用三体力学中天体运动的复杂轨迹,将整个建筑打造成一条流动的太空带状结构,建筑本身就像一颗在宇宙中运行的星体。

上海新闻广播科普主持人 旭岽:第一个展厅名叫家园。抬头可以看到繁星点点,这背后有很多设计,因为想要最大可能模拟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星空。星星的亮度其实是不一样的,仔细去看会发现,它不仅有亮度上的区别,还有颜色上的差异。


星球触手可及 领略地球40亿年光景
地球、月亮、太阳,还有我们的兄弟行星,这里能距离它们如此近,触手可及,还能顺带合个影。很多观众走到这里都会伸出双臂,拥抱太阳。

在这个不大,却容纳了我们太阳系的家园内,可以用几分钟时间,领略地球40亿年的光景,从火山熔岩遍地,到碧海、蓝天与森林。还可以从太阳系以外的维度,去凝视太阳,原来在宇宙中,它也是只是普通恒星中的一颗。

家园展厅的浪漫不只是仰望宇宙的浩瀚,还能感受一场土卫六的甲烷雨,亲手触摸一下来自地外行星的残骸——陨石。此外,那些镶嵌在石头中的宝石,似乎在诉说着另一个星球的美好故事。
开启星际穿越 感受宇宙演化史

离开家园展厅,我们进入了宇宙,开启了一场星际穿越。每个穿过星际长廊的人都会留下自己与它交互的影子。走过星际隧道,等待我们的却是一片寂静的黑暗。

上海新闻广播科普主持人 旭岽:我们现在会经过一段什么都没有的空间,其实它也暗含了是宇宙刚诞生的最初一段时间,甚至都不具备能把我们照亮的物理条件,所以这里有一段纯黑的过程。在这会面对一段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是在告诉我们,现在可以自信地说宇宙是诞生于一场大爆炸,就是因为有非常完整的观测数据。站在现在这个时刻,也可以去回望宇宙诞生的那场大爆炸的余晖。

宇宙展区有一个神奇的日历,在这里,12个月浓缩代表了宇宙诞生130多亿年的历程。而我们人类,出现的历史仅仅是宇宙长河中的一点。
上海新闻广播科普主持人 旭岽:其实是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分钟,我们才可以去讨论人类文明的事情。

在宇宙展厅,线条大多是扭曲的,尤其是越靠近这个黑洞的洞口,空间的变形越大。而在进入黑洞前打个卡,也成了很多游客的必选项。跳进黑洞会发生什么呢?

上海新闻广播科普主持人 旭岽:她马上要被黑洞吸进去了,不是直直的,是被拉成面条吸进去的。进入到黑洞,到一个特定的距离之后,就没有任何物质或者速度可以逃逸黑洞捕捉的范围了。

还好这次体验的只是个互动演示,离开黑洞,我们在宇宙展厅看到了一整面墙的互动装置,竟然是化学元素周期表。拨动时间的阀门,可以看到宇宙不同的历史时期,物质世界发生了什么。
上海新闻广播科普主持人 旭岽:我们身体的组成部分,钙、铁等都是一次又一次恒星的诞生到消亡的过程中,向外界释放出的大量的元素,所以我一直说我们都是星星的孩子,物理意义上的。
探索宇宙星辰 记录中国人奔向太空步伐
我们来自于星星,我们生活在地球,但我们从没有停止探索宇宙星辰的步伐,在最后一个名为征程的展厅,我们看到了古今中外的天文学家不断探索的脚步,而作为这个展览最重要的内容,则是中国人,奔向太空的步伐。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嫦娥卫星的视角看地球,可以登上天和号核心舱,体验一把航天员的感受,也可以站在外太空的视角回望地球——我们最美的家园。

上海新闻广播科普主持人 旭岽:每一次看到这颗星球的时候,我觉得作为地球上的一分子,首先我们是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有着命运的共同体,但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是需要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总台记者 张春玲 窦筠韵 王玮)
责任编辑:赵羽祺
相关文章:
浩瀚宇宙 你我皆星辰!这个假期去上海天文馆 感受宇宙级的浪漫05-03
急诊室争分夺秒,移植舱温情守护……他们用坚守为患儿筑起生命屏障05-02
上海先农加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嘉有善田”商标获核准04-30
跟着直播来打卡,上海科技馆推出“趣逛自然·社区公园季”活动04-27
金价,还能再涨吗?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