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日获悉,上海交通大学陈险峰教授团队联合上海电力大学李渊华教授团队,在量子直接通信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构建了一个四个节点间300公里级的全连接量子直接通信网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通报》杂志。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科研人员创新性地采用双泵浦光参量下转换技术,构建起具有高抗干扰能力的量子纠缠分发系统。实验结果显示,即使在300公里的长距离传输后,各节点间的量子态保真度仍保持在85%以上,光子对数到达率稳定在300—400赫兹,这意味着经过编码后,理论通信速率可达每秒数比特。
这项研究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突破了传统星型网络的限制,首创了大规模可扩展的全连接架构;二是通过优化光源制备技术,将传输距离提升至300公里级;三是建立了基于量子态重构的误差修正机制,确保了多节点通信的稳定性。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相关文章:
现场签单!17家鄂企“链”上寻伙伴07-19
教育部开展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07-15
【市场监督】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部署2025年度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07-11
李强同埃及总理马德布利会谈07-11
粤港澳大湾区产才融合发展报告发布 深圳养老/看护行业招聘需求增速最高07-09
“量子大道”越走越宽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