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累计出口5036辆 一季度青岛大港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创新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7:15:00    

一季度青岛大港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创新高

累计出口5036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60%,海事部门推出“零延时”保障措施助力车辆快速装船出海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讯 日前,在青岛海事局的监管保障下,“美迪泰兰高速号”滚装船以“零延时”效率完成2525辆国产新能源汽车装船作业,从山东港口青岛港大港公司鸣笛启航,驶向中美洲国家。这是山东港口青岛港联合达飞船公司全新开通的滚装作业航线首航,标志着青岛港在服务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布局中再添新通道,为国产新能源汽车拓展中美洲市场注入强劲动能。据统计,2025年以来,青岛大港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呈现爆发式增长,一季度累计出口5036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60%,创历史新高。

新能源汽车准备装船。

青岛大港口岸是重要的综合性货运码头,近年来多服务于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货物出口、自主品牌大型工程机械、车辆出口,具备扎实的业务基础和良好的设施条件。随着口岸新能源汽车出口量逐年增加,港口物流疏运、场地存储等压力也随之增加,如何提高通关效率成为出口企业颇为关注的问题。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特殊性,海事执法人员靠前一步,提前掌握装载电动汽车的类型和数量,对货物特性进行把关。第一时间登轮并结合装船计划对船舶适装证书、稳性计算书、积载图等相关资料进行检查,确保船舶适载适航。现场检查车辆绑扎系固装置(链条、锁扣、绑带)是否符合强度标准,电动汽车与高温区域是否保持安全距离,防止航行中发生移位碰撞。同时,执法人员还对货舱的通风系统、防火分隔、喷淋系统进行检查,避免电动汽车电池过热或产生氢气聚集,确保应急装置和处置措施到位。

近年来,‌电动载人汽车(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光伏产品)等中国外贸“新三样”,逐渐成为外贸出口的新增长点。青岛海事局持续做好货物出运安全监管,为“新三样”安全出口保驾护航。2024年10月底,青岛海事局编写发布《山东沿海港口锂电池储能系统水路安全运输指南》,明确了储能柜包装标准,对畅通储能柜海上运输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特别对于通过散杂货船大规模运输的锂电池储能柜,节约的成本更加可观。11月,为高效服务保障“新三样”货物海运出口,青岛大港-前湾港区试点实施水水中转电动汽车集装箱“一箱到底”安全便利运输暨“一单制、一箱制”新模式。“一单制、一箱制”政策执行后,通过水水中转的“新三样”货物在试点港口范围内仅需一次出港货报、最多一次装箱检查,中间无需多次货报、开箱查验。此举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节约了物流时间,为新能源汽车出口提供了便利,优化了青岛口岸营商环境。

2025年,青岛海事局将进一步强化港区水域一体化协作,深化海上高速公路建设,助力青岛海上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深化干线集装箱船舶交通组织一体化“海上快线”试点成果,实现集装箱快线船舶“准点降本”。加强海上风电、光伏、新能源车辆水上运输等行业前沿领域研究和监管机制、技术政策储备,服务海上新业态发展。完善船舶污染物排放监视网络,支持绿色船舶燃料加注安全发展,建立健全甲醇、生物燃料加注综合安全管理体系。(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建亮)

相关文章:

让更多“实验室成果”走向市场!2025年度青岛市国家级科创平台成果集中路演举办 26项好成果齐聚亮相04-30

“乐购城阳•燃享中超”消费季热力启幕,全面打造“球迷友好城市”04-27

14人死亡,超750人受伤:港口爆炸事件或为美伊谈判蒙上双重阴影04-27

勇毅前行·一季度经济观察丨制造业迈向“智造”新台阶04-27

媒体人:里瓦尔多昨夜飞抵青岛,将观战中甲青岛红狮迎战辽宁铁人04-26

青岛乾程科技申请储能逆变器装置中 IGBT 硬件保护专利,有效实现 IGBT 快速可靠保护04-26

湖南电气职院携手小米汽车打造新能源产业人才培育新范式04-25

五菱星光和宝骏享境亮相上海车展,辅助驾驶打造差异化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