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谚语里的节气·清明丨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07:13:00    

清明时节,黄河岸畔的“春日进行曲”正在奏响。在济南市长清区孝里街道3万亩育种基地内,山东盛禾种业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忙着指导科学灌溉、精准施肥。

谚语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节气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每到这时,天气渐暖,花叶萌发,万物生机清晰显现。按《岁时百问》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在二十四节气中,清明是唯一的节日。在山东,通常把寒食节、清明节合二为一,慎终追远是其主题。过去,垦利自清明节前三日算起,称“大寒食”“二寒食”“三寒食”,第四日为清明,人们会在这四天扫墓。招远、即墨、临朐、临清等地扫墓时,要给坟墓添新土。如今每到清明,各地组织公祭仪式,缅怀革命先烈。

受寒食节影响,清明这天有些地方习惯吃冷食。比如,即墨吃鸡蛋和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莱州吃高粱米粥和菜饼子。食物虽简单,却也少不了好彩头。梁山、东平等地用菠菜、杂粮蒸制面食,名为“多打”,取多打粮食之意。胶东有清明蒸面燕的旧俗,面燕古称“子推燕”,早期为纪念介子推,现在成了迎接春天的象征。栖霞的面燕古朴自然,莱州的面燕精巧多样。

清明是春意盎然的时节,轻松愉悦的习俗也不少。过去,临朐、滕州的儿童清明一早就到户外踏青、放风筝,并用柳条做成哨子吹。鲁北地区则流行儿童斗蛋。斗蛋原是南北朝古俗,宋代已不多见,山东却传承至今。儿童拿着熟鸡蛋,互相以蛋的尖端用力顶住,谁的鸡蛋破了谁就输,换一个再斗,你推我顶,乐此不疲。博兴的女性则做“巧巧饭”,并到麦田里“踏青”,据说“清明踏了青,不患脚疼病”。

在一些地方,清明还有插柳条、松枝的习惯。泰安曾流行插柳条,并给狗戴上柳条圈。临沂、诸城等地会用柳条、松枝在墙壁等处轻轻抽打,寓意驱散毒虫。

相关文章:

五一假期多地最大昼夜温差可达15℃左右,太原兰州或超20℃04-30

大雨中雨雷雨,浙江今夜开始!下周猛升温,五一假期或破36℃04-26

上海“谷雨”首场雨今天来了,局部地区累积可达大雨04-21

“谷雨三朝看牡丹”,是这个春天温柔告别的极致浪漫04-20

明日迎谷雨节气 专家提醒:近期要注意“春捂有度”04-19

中央气象台15日18时发布大风蓝色预警04-15

“走”进少年心间(链接)04-13

中央气象台4月12日10时发布暴雪橙色预警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