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涉企行政检查“既不越位、也不缺位”,让企业可以放心干事、安心发展?今年以来,省市场监管厅立足改革引领,聚焦解决群众与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坚持有感服务、无感监管、文明执法,全面推行“五段式”执法模式。同时以推行“无事不扰”检查方式为小切口,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检查,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行“五段式”执法,彰显监管温度。省市场监管厅全面梳理规范929项行政处罚事项,明确执法依据与标准,创新推出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告诫说理、行政处罚、监督整改“五段式”服务型执法模式。通过约谈、引导等柔性手段,帮助企业规范经营,实现监管、执法与服务的有机融合。同时,省市场监管厅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明确10个类别23项不予处罚事项,推行“首违不罚”“轻微免罚”机制,杜绝“小过重罚”“过罚不当”等现象的发生。一季度,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共办理免予、从轻、减轻处罚案件333件,减免金额达2604.35万元;完成262件案件回访,解决问题24个。此外,通过严格规范执法程序,落实全过程记录和案件审核、公示等制度,提升执法素养,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建立“无事不扰”白名单,创新监管方式。为破解企业反映的检查频次高、随意性大等问题,省市场监管厅推出“无事不扰”白名单检查方式改革,将不涉及安全、生命健康的行业领域,且信用风险等级为A级、符合“近3年无较大处罚、无安全事故、无信用污点、无拖欠行为、无偷税漏税”条件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纳入白名单,优先实施非现场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若企业出现投诉举报、转交办案件线索、专项检查及违反法律法规等负面情形,监管部门将及时启动检查程序并动态调整名单,确保“放活”与“管好”双线并重。目前全省首批13.5万户经营主体入选白名单,占相关领域主体的8.3%,其中包含3.8万户企业和9.7万户个体工商户,我省也成为全国首个将个体工商户纳入白名单管理的省份。
据了解,白名单机制不仅为优质企业减负,更通过配套激励措施赋予发展新动能。名单内企业可在“吉致吉品”品牌认证、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放心消费示范企业等评选活动中享受优先条件,进一步激发诚信经营内生动力。此外,通过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打造“智慧哨兵”辅助监管系统、推动部门联合抽查等方式,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让无感监管覆盖更多行业,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扰。
来源:吉林日报
初审:赵宇
复审:付新宇
终审:谢刚
相关文章:
吉林日报|“五段式”执法显温度 “无事不扰”白名单优环境——省市场监管厅以高效能监管赋能营商环境升级05-12
中国创新经济的“隐形护盾”丨激活创新“安全感”,新规如何守护企业“命脉”?05-11
常宁市人民医院召开2025年药品配送企业廉洁谈话暨购销合同签订会05-07
全红婵拟被保送暨南大学,暨大体育学院院长苏炳添表态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