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石漠化山地结出“紫珍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9 15:50:00    

群众在管护毛葡萄。

清晨,凌云县伶站瑶族乡浩坤湖畔的薄雾尚未散尽,层层叠叠的翠绿藤蔓已铺满喀斯特山峦。瑶族村民手捧镰刀穿行其间,指尖熟练地捻下一串串饱满的紫黑色毛葡萄,脸上漾开笑意——这片曾被视为“穷山恶水”的石漠化山地,如今因毛葡萄的蓬勃生长,化身为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紫色银行”。

  近年来,伶站瑶族乡浩坤村针对毛葡萄耐旱耐瘠的生长特性,把发展毛葡萄种植与治理石漠化、乡村振兴结合起来,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毛葡萄种植产业。浩坤村毛葡萄种植基地负责人兰美英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了附近荒山种植毛葡萄并尝到了甜头。

  “以前在这石山种点玉米都费力,现在种上毛葡萄,村里党员手把手教我们种植管护技术,我种了50亩毛葡萄,今年产量大概有3万斤,利润大约5万元,日子宽裕多了!”兰美英开心地说。

  据了解,该基地通过“村集体+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进行经营,将种植毛葡萄作为集体经济增收项目,采用绿色无公害葡萄种植技术,再加上整穗、疏粒、防病等科学管理,葡萄长势喜人。目前毛葡萄即将进入成熟期,届时,一串串“紫珍珠”将给村里带来“成串”的幸福。

  随着毛葡萄产业的发展,浩坤村集体经济在增收的同时还带动了村民就业,根据葡萄管理的不同节点,基地聘请村民参与葡萄园的剪枝、除草、施肥等管理工作以及后续的葡萄采摘工作,解决了村里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带动20多名群众增收。

  “以前守着石头山,在家闲得慌。”浩坤村岩流屯群众罗方汉在缀满果实的藤架下直起腰,语气里满是感慨,“老板请我来这里务工,一天能有100多元收入,不仅能够补贴家用,还能照顾孩子,我感觉现在的生活很好。”她粗糙的手指轻抚过沉甸甸的果实,如同抚摸着生活的新希望。

  据悉,浩坤村因地制宜发展毛葡萄种植产业,创建葡萄产业示范点,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进行经营,当地村民每年可领到约2000元的租金。同时,经营者每年拿出5000元上交村集体。伶站瑶族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覃柳向笔者介绍,去年浩坤村的毛葡萄种植产业增加了电商销售方式,与酒厂长期合作,如今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下一步,浩坤村将融合浩坤湖旅游资源,打造毛葡萄采摘体验园,并借助电商让“云端”订单助力瑶乡“紫珍珠”果香飘得更远。


(右江日报 通讯员 李祥龙 吴天运 黄甫乐 文/图

相关文章:

石漠化山地结出“紫珍珠”08-19

科技研发助水产预制菜破局08-19

“淮南牛肉汤”集体商标正式获批注册!08-18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丨乘“数”而上 我国数据企业数超40万家08-17

湖州德清舞阳街道:识毒防毒齐行动 共建无毒新家园08-13

(乡村行·看振兴)硕果满枝梨飘香 山西高平打造“梨”想生活08-12

合水县实施以工代赈项目 助农增收惠民生08-12

推动新兴支柱产业聚能起势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