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A股市场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业绩披露已收官。正逢“五一”长假,证券时报记者精选了几大行业,对相关行业业绩和亮点进行了梳理,以飨读者。
2024年,医药生物行业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市场分析指出,目前我国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研发进展催化较多,且不受贸易战影响,有望持续作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整体业绩保持稳健
尽管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A股医药生物上市公司依然交出了一份稳健的成绩单。
Wind统计数据显示,499家相关企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47万亿元,略低于2023年的2.50万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2.57亿元。今年一季度,板块实现营业总收入6037.04亿元,同比小幅下滑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8.62亿元,同比下滑9.68%。
分二级行业来看,化学制药、医药商业、医疗器械等3个子行业2024年总营收均实现了正增长。今年一季度,营收总收入实现正增长的仅有医疗服务行业。
个股表现分化
从个股来看,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出现分化。其中,234家公司2024年营收实现正增长,59家公司营收增幅超过20%;利润方面,231家公司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正增长,140家公司增幅超过20%。
从营收规模来看,上海医药、九州通2024年营收均超过千亿元;重药控股、白云山、国药一致、南京医药、国药股份等5家公司营收超过500亿元。
其中,上海医药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752.51亿元,同比增长5.7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5.53亿元,同比增长20.82%。公司全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占工业销售比重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年末,临床申请获得受理及进入后续临床研究阶段的新药管线已有54项,其中创新药40项(含美国临床II期1项),改良型新药14项。在创新药管线中,已有1项提交上市申请,5项处于临床III期阶段。
九州通方面,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518.10亿元,同比增长1.11%。公司主营医药分销业务持续稳定增长,新兴业务如工业自产及OEM、中药、数字物流与供应链解决方案等快速成长,同比增速均在20%左右,为营收增长提供了新动力。
板块持续受关注
4月以来,医药生物行业持续受到市场关注,多家公司获机构调研,尤其是创新药相关企业。
其中,华东医药近期举行的年报以及一季度业绩交流会均吸引了大量机构投资者的关注。公司披露的调研纪要显示,机构调研时较为关注的问题包括公司对2025年海外医美的预期情况、公司GLP-1系列产品的研发进展、公司对后续集采政策的判断、公司自研新药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时间规划等,整体上偏向于公司产品研发状况以及对未来行业趋势的预判,对此,华东医药也一一予以回应。
据华东医药介绍,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DM1002(conveglipron),已于2025年4月完成体重管理适应症临床Ⅲ期研究的首例受试者入组,计划于2025年6月底前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此外,糖尿病适应症临床II期研究正在顺利开展中,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获得顶线结果,并于2025年下半年进入III期临床研究。此外,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糖尿病适应症已于2025年3月递交上市申请获受理。司美格鲁肽注射液体重管理适应症已于2025 年2月完成Ⅲ期临床研究全部受试者入组。
国元证券指出,继续看好创新药、出海以及集采出清板块。目前我国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研发进展催化较多,且不受贸易战影响,有望持续作为2025年医药板块投资主线。出海领域继续看好在新兴市场领域布局的企业,市场发展潜力大,且不受贸易战影响。目前不同医药领域的集采持续加速推进,部分细分赛道的集采影响已经出清,未来有望迎来新成长,建议关注胰岛素、骨科等细分赛道以及部分仿制药企业。此外,我国医药市场正处于集中度提升的加速期,并购重组有望加速,建议重点关注。
太平洋证券医药表示,在港股流动性和风险偏好双双提升的背景下,叠加4—6月的AACR、ASCO等会议集中发布相关数据,市场对创新药板块行情催化事件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就投资而言,国内双抗ADC、TYK2抑制剂、GKA激动剂、泛KRAS抑制剂管线等方向的相关标的值得关注。
责编:万健祎
校对:杨舒欣
相关文章:
“五一”财报细读|医药生物整体业绩稳健,这些细分领域被市场看好05-02
“五一”消费实探|《哪吒2》持续热映,影迷盼望暑期档05-02
他们为何成为全国劳模?05-01
长三角首店首发经济拉动消费热05-01
去年净利、经营现金流下滑,江山股份欲大幅抛售江天化学“回血”05-01
招商银行: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72.86亿元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