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今天起,吃饭要调整一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7 09:08:00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群人

为了减肥

很少或者几乎不吃主食?

但其实

为了减肥完全不吃“碳水”

或者少吃“碳水”

反而可能会影响寿命!

主食吃不够伤全身

1.易患糖尿病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三大产能营养物质之首,它在体内分解产生的葡萄糖是人体主要能量来源,还参与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会导致人体出现低血糖、内分泌及代谢功能紊乱、脂肪分解不彻底而产生酮体、蛋白质过度消耗等现象,影响多种机体功能。

为了保证总体热量需求,选择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模式的人,通常会过量摄入脂肪和蛋白质。脂肪的热量约为9千卡/克,远超过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热量,因此过量摄入脂肪更易引起肥胖、高甘油三酯及高胆固醇,加重以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代谢综合征,其中就包含糖尿病。

2.伤心

2023年3月,加拿大圣保罗医院、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的研究发现,生酮饮食会引起“坏”胆固醇水平升高,从而增加2倍心血管疾病风险,包括心血管事件、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

与常规饮食参与者相比,不吃或少吃主食的参与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出2倍,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和外周动脉疾病等。

此外,在不吃或少吃主食参与者中,那些坏胆固醇水平最高的人患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最高。

3.增加死亡风险

2018年,一篇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上的综合研究显示:不吃主食(碳水化合物)可能会影响寿命,使寿命缩短。

总的来说,主食(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的比例小于全天摄入总能量的40%或者大于全天摄入总能量70%,都会增加死亡风险,缩短寿命。

4.伤脑

经常不吃碳水主食,也可能损害大脑的记忆和认知功能。

研究人员认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会让大脑得不到充足的能量供应,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运转。

饮食调整要控制总量

优化结构

如果想要控制体重或减肥,就得先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在摄入能量小于消耗能量的情况下才能更有效减重。

1.推荐吃这些主食

主食的选择应该粗细搭配,同时兼顾食物的多样性,但要减少精制碳水的摄入,适当多吃优质碳水。

减肥期间最推荐吃的是既能饱腹、升高血糖能力又不是很高的食物,最适合的就是全谷物和薯类食物。

比如鹰嘴豆、红豆、绿豆、燕麦米、荞麦米、青稞米、糙米、黑米、红薯、紫薯、马铃薯、莲藕等食物。

可以在做米饭的时候,将1/3至1/2的大米替换为杂粮或杂豆,也可以将薯类切块后放入,做成杂粮杂豆饭。

2.吃多少主食合适?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建议,谷类食物每天要吃到200至3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为50至150克。另外还建议吃50至100克的薯类食物。

女士一把大米的重量约为25克,也可以直接用带刻度的量杯。一把鹰嘴豆和一把绿豆的量都为25克左右,一拳头红薯约为100克。

小贴士

戒“隐形热量”:戒掉甜饮料,改喝纯咖啡、茶或苏打水(无添加糖);减少精制糖(如奶茶、蛋糕),避免“喝凉水都胖”。

保留生活乐趣:偶尔聚餐、喝少量酒并非禁忌,但需控制频率(如一周1次),避免“报复性进食”。

注意:减重的本质是“少吃”,但关键是找到能长期坚持的方式。极端节食(如不吃主食)可能导致反弹、脱发等问题,需谨慎。

综合: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微泰州

来源: 长沙晚报

相关文章:

今天起,吃饭要调整一下!08-17

全国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08-12

让科创“成长摇篮”茁壮成长07-17

【市场监督】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门联合部署2025年度检验检测机构“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07-11

日本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中暑风险更高07-10

两部门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上海中部等地为红警07-05

2025中国平安“励志计划”启动 AI底座赋能青年学子创新研究07-01

土豆是胰岛功能“试金石”!这样反应预示胰岛素抵抗严重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