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绿洲时评丨数字素养:咱老百姓的“新必修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3 18:28:00    

大众网评论员 李彦涵

早上赶公交,大爷不会扫码急得直跺脚;超市结账,有人掏现金排长队干着急。这些事儿,搁以前可能不算啥,可现如今,不会用手机、搞不定智能设备,日子是真别扭。数字素养,说白了,就是咱玩得转手机电脑、能在网上办成事、不上当受骗的本事。这门“课”,现在真成了人人躲不过的“新必修课”。

为啥这么说?因为整个社会都“搬”到网上去了!看病挂号、缴水电费、买菜打车,甚至跟社区说个事儿,都得靠手机点点划划。以前不会认字叫文盲,寸步难行;今天要是对手机电脑一窍不通,就跟过去不识字一样,连门都出不利索,享受不到该有的便利。这不是方不方便的问题,是会不会被时代落下的问题。

不会,可不光是麻烦。网上信息跟洪水似的,真的假的混一块。要是没点判断力,很容易被谣言牵着鼻子走,稀里糊涂当了传谣的帮手。还有那些“陷阱”,什么中奖链接、冒充客服的骗子,一不留神点进去,辛辛苦苦攒的钱可能就打了水漂。自己的照片、电话、住址,要是没保护意识,分分钟就被别人拿去了,骚扰电话、诈骗短信没完没了。所以说,提升数字素养,就是给自己在网上穿件“防弹衣”,装个“防火墙”。

那这事儿该咋办?光靠个人闷头琢磨不行,得大伙儿一起使劲儿。政府得牵头,这得当成一件大事来办,像过去搞扫盲那样重视。在社区、在村里,多开点免费、好懂的培训班,手把手教,尤其是老年人、农村朋友这些觉得“赶不上趟”的群体。办事大厅也别光摆个机器,旁边得配上能耐心教的人。学校得跟上,这本事得从娃娃抓起。学校不能光教语数外,也得教孩子们怎么安全上网、怎么辨别信息真假、怎么保护自己的隐私。让下一代从小就有这个意识。企业别光赚钱,那些做手机、做软件、做大平台的公司,不能只顾着开发新功能吸引年轻人。得多想想老人家用着方不方便?功能设计得简单点,字大点,操作傻瓜点。别弄得太花哨,让人找不着北。你们赚着数字化的钱,也得帮着大家用好它。

提升数字素养,说到底,就是帮咱每个人都能在数字时代站稳脚跟,不掉队。这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但必须得做。政府搭台,学校打基础,企业出力,咱们自己也上点心学。大家一起使劲儿,才能让数字化的好处,真真正正落到每个老百姓头上。这门“新必修课”,早晚都得补。早学早踏实,早会早受益。

相关文章:

绿洲时评丨数字素养:咱老百姓的“新必修课”07-13

男子遇“抖音扣费”骗局手机被远程控制 存款差点被转走07-12

【安全警示录】高清球赛直播?小心背后藏着赌球骗局!07-11

临沂新桥小学装饰画社团:以画为桥传递热爱 让创意绽放星光07-10

又见丨铁血将军的家书里 草护山河 花寄相思07-07

知行新论丨以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07-06

廖锦涛致谢球迷07-02

寻亲|出生几个小时,眼睛还没睁开,他就离开了母亲的怀抱 迟来的拥抱 母子苦苦盼了26年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