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温预警升级!青岛多地发布橙色预警,专家详解中暑防护指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10:18:00    

连日来,岛城开启“炙烤模式”,高温天气持续加码。据悉,目前城阳区、崂山区已发布高温黄色预警,西海岸新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更将预警升级为高温橙色,局部地区气温预计突破37℃。青岛市疾控中心专家葛南提醒,高温高湿环境下,中暑风险显著升高,公众需科学识别中暑症状并掌握应急应对措施。

什么是中暑?专家介绍,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由于水和电解质丢失过多、散热功能障碍,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过高,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性疾病。老年人、孕产妇、孩子、患有慢性病或过分疲劳的人,更容易发生。

中暑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初露端倪”的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中,出现头晕、乏力、口渴、多汗等症状,此时身体已发出“警报”,这个阶段就像是高温向人体发起的“试探性攻击”,如果及时察觉,转移到阴凉处休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恢复正常。

第二阶段:“来势汹汹”的轻度中暑,除上述症状加重外,体温一般会升高至38℃以上。面色潮红,就像刚跑完一场激烈的长跑;皮肤发烫,整个人烦躁不安,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坐立难安;有的还可能恶心、呕吐,感觉胃里翻江倒海。此时需立即停止活动,转移到凉爽通风处,解开衣物,用湿毛巾降温,并补充含电解质液体。

第三阶段:“危险升级”的重度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痉挛表现为肌肉抽搐疼痛;热衰竭时面色苍白、身体虚弱,随时可能晕倒;热射病最为严重,堪称中暑界的“终极 BOSS”,体温超40℃,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需立即拨打120,争分夺秒降温抢救。

掌握这四个实用“字诀”,轻松应对炎炎夏日:“躲”字诀,避开高温锋芒,高温时段不出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是全天最热时段,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户外停留。若必须外出,选择清晨或傍晚,并做好“硬核防晒”:遮阳帽、遮阳伞等装备戴起来,防晒霜涂起来。

“补”字诀,及时补充水分。主动饮水防脱水:别等口渴才喝水!少量多次饮用白开水、淡盐水或低糖电解质饮料。定量补水保健康:成年人每日至少饮水1500~2000毫升,高温或大量出汗时需增加。随身携带水杯,尤其注意提醒老人、儿童定时补水。

“凉”字诀,打造清凉环境。通风控温有技巧:夜间和清晨时段可通过开窗通风降低温度。室内湿度不适宜时,可以使用除湿或加湿设备调节室内湿度,室内温度较高时,可以使用降温设备降低环境温度。物理降温小妙招:用湿毛巾擦拭身体,或用凉水轻拍手腕、颈部等大血管部位,快速带走热量。

“护”字诀,重点人群防护。对于儿童、老人、孕产妇、户外工作者、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在高温天气中,应给予更多关注,密切关注身体变化,避免发生中暑。

(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

相关文章:

高温预警升级!青岛多地发布橙色预警,专家详解中暑防护指南07-04

7月到底有多热?福建将迎“炎值”最高时07-01

40℃,“桑拿天”来了!这些地区高温预警07-01

手机“自爆”炸烂座椅!这些车内“易爆隐患”快清除06-29

局地地表温度超70℃ 最近为啥这么热?06-26

连日持续高温 石家庄开了“中央空调”?06-25

每年获投公司仅20-30家,为何AI农业发展慢?06-24

安阳市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06-22